润滑管理
2015-08-22 来自: 西安新西润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2613
一、润滑管理的意义
现在,随着我国工业设备的更新换代,润滑保养水平亟待提高,有关专家曾预测世界能源的35%左右损失在摩擦、磨损上。例如日本在1999年因抓机械润滑管理而获得的经济效益就在8亿日元左右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路上奔跑的汽车可能因为一个轴承的缺油烧损,而要损失上千元的修理费用和运输收入;在高速运转的钢铁生产流水线上,可能因为一个关键轴承的烧损,而至整个流水线停产,因而连锁导致几十、几百万的经济损失。因此,高度重视改进落后的润滑机具,配备专职润滑员工,严格选择润滑用油,认真搞好润滑工作意义重大。
提高润滑管理水平有以下意义:
1、先进的润滑管理制度,可以大大减少运动副和整机的备件成本,减少压库资金;
2、延长或成倍增加运动副和整机的使用寿命,减少维修人员和维修成本;
3、减少磨损阻力,降低能耗,节约电力或油料成本;
4、减少因运动副磨损而停产换件的时间或次数,大大提高生产效益。
二、润滑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
抓好工矿企业设备的润滑管理工作,是搞好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得关键。它对节约材料消耗、减少维护成本和能耗,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、增加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,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建制:
1、确定润滑管理方针、目标,建立相应机构制度。
2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润滑人员。
3、绘制设备规范明确的润滑图,建立润滑管理表,制定润滑材料消耗定额,规定全厂统一的区别代表各种油料牌号的颜色,便于区别、防止混杂,建立润滑材料购、储、用制度。
4、规定实行定质、定量、定时、定点、定人的“五定”润滑工作方针。
5、编制清洗换油时间表(大容量用油设备,要按时换油)。
6、建立设备巡视检查制。
7、建立废油回收、再利用制度。
8、学习国内外先进润滑技术和管理经验,及时推广应用,提高工作水平。
9、组织培训润滑工作人员。
三、润滑管理工作的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
润滑管理要求专业性强,知识面广,因此各企业不论设备多少,必须设置专业或相对专业的润滑管理和具体操作人员。
1、大、中型企业可采用分级管理:总厂设立润滑总站,配备专职润滑工程师负责全厂的润滑技术管理。各分厂、车间有专职润滑工负责具体工作。
2、小型企业适合采用集中管理:在设备主管部门建立的润滑站,设置专职润滑技术员和润滑工,直接管理全厂各设备的润滑工作。
3、企业设备总复杂因数小于上述数据,可配兼职技术人员和润滑工。
4、企业在润滑管理工作中,根据设备多少需设立专职或兼职化验员,对所需油品进行购、储、用各环节的质量检验。
四、润滑管理工作的具体制度
1、润滑管理工作
(1)润滑站库存油、脂分类标记存放;各种器具专用,并经常清洗,保持整洁;
(2)严格执行制度油品入库、到车间、加换油的三级过滤制度;
(3)按时做好油料发放工作,登记造册,定期上报;
(4)定期会同维修人员进行设备润滑状况检查,发现问题及时解决;
(5)油库内各种设施符合安全防火规章;
2、润滑油品入库制度
(1)油品采购入库前要经有关人员化验合格并发合格贴签后方可入库。
(2)油品必须按类别、品种顺序存放,桶具不准露天或敞口存放。
(3)油品存放二年以上,应重新化验后方可使用。
(4)建立健全油品的入库、发放、化验报告帐表。
此外,还应建立设备清洗换油制度,润滑系统及配套器具清洗保养制度,废油回收再生制度,油脂库存管理及安全防火制度等,各企业可根据实际酌情制定。